追思寄语

31399金沙娱场城 黄晓明

时间:2023-01-17浏览:388

深切缅怀我的导师邓学钧教授

黄晓明

治学交通攻坚克难成果丰硕,钟情教育传道授业风范永存。

黄晓明敬挽

1990年我在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是邓学钧教授的第4届弟子,受益于他的谆谆教诲,钦佩于他的崇高品格,也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1年我本科入学南京工学院时,邓老师便作为学校土木系唯一青年访问学者赴美国肯塔基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学术交流工作。访外经历让他认识到我国和欧美各国在高速公路建设上的巨大差距,1983年回国后,他高瞻远瞩、旗帜鲜明地支持和呼吁加快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并带领研究团队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携学生深入社会开展公路建设宣传教育,为我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985年,我就读邓学钧教授的硕士研究生。作为导师,邓老师治学严谨,言传身教,在各方面以身作则,成为了我们的榜样。教学方面,在当时国内没有教材和教学经验的情况下,他总结梳理、创新融合了国内外专业材料,为学生系统讲解了气候与环境、车辆与交通、结构与分析、设计原理与方法等知识内容,让我们建立了丰富完备的知识体系。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他编写并出版了《路面设计原理与方法》教材,并且获评“教育部研究生教育推荐用书”,为研究生教育做出了杰出贡献。作为邓老师的学生和后来的同事,我有幸参与了这本教材的问世,并从邓老师手里接过接力棒,对这本书进行了第三版、第四版的编写完善。

1990年我在东南大学参加工作后,参与的第一个大项目是《沪宁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研究》,正是由邓学钧老师主持开展的。他亲自主持了无锡青阳试验路、室内环道试验和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性能试验等工作,为沪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类型、材料组成设计、施工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建议。邓老师一直保持着严谨细致、踏实奋进的工作作风和高瞻远瞩、面向未来的科学眼光,为学科队伍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9年,《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工程技术与建设管理》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邓学钧教授统揽全局,牵头组织了东南大学公路、城市道路及机场工程二级学科和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三个博士点的申报工作。1990年,我校获批公路、城市道路及机场工程博士点,并与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开展通力合作。1998年,我校又成功获批“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为高层次交通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针对进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前身类别,组织进行学科重新分类。邓学钧教授作为学科评议组成员,尽心竭力,精心组织,为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设立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全身心牵头领导“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学,组织编写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的研究生基础课程教材《交通运输工程学》,为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邓学钧教授在学术研究上独具慧眼、深有造诣,他一直致力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分析及其耐久性的研究,前后参加《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理论方法和参数研究》、国家025项目《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发展对策》等重要课题,率先开展各类没有先例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在全国许多地方牵头进行新型公路试验路段的建设,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的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积极将个人学习、工作的知识成果结晶成著作和优秀教材,先后编写出版了《路基路面工程》本科生教材第1-3版、《交通运输工程学》和《路面设计原理与方法》的第1-2版,以及当代交通科技重要著作《刚性路面设计》。作为一位卓越的研究生导师,邓老师在教学生涯中呕心沥血、诲人不倦,共为国家培养出2名院士、44名博士、78名硕士,为中国交通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邓老师的弟子们在交通和其他各行业中均有建树,而我毕业后留在东南大学继续从事道路交通方向的研究工作,传承邓老师开辟、创造的学术硕果和欣欣事业,将他的卓越成果和精神品质传授给更多的后辈交通学子。

作为邓学钧教授的学生,我深切缅怀老师的崇高品格和谆谆教诲。邓学钧教授千古!

版权所有@31399金沙娱场城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路2号31399金沙娱场城 邮编:211189

邮箱:seutc_official@126.com

    欢迎关注31399金沙娱场城官方微信平台
XML 地图